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份守望文明祭祀 节地生态怀恩思远 ——写在2016清明节之际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053  更新时间:2016/4/2 10:12:23  文章录入:admin

一束鲜花寄托哀

除了劝导少放或不放鞭炮,陵园还准备了活动炮池,既可减少空气污染,也便于垃圾清理。

本报记者 余毅 文/图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是一年清明至。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清明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这个祭奠祖先、纪念逝去亲人的传统日子来临之际,祭扫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的主题是“平安祭扫,节地生态”,我市各墓园的祭扫也呈现出文明、健康、环保、安全的新风尚。“十二五”以来,全市民政部门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殡葬改革工作部署,大刀阔斧深化殡葬改革,移风易俗革除殡葬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文明殡葬、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深入人心。全市殡葬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创新、生态惠民殡葬、殡葬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殡葬工作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提升殡葬服务

  业务建设更规范

   “我们的目标是‘平安文明过清明’,要做到安全无事故、服务无缺陷、细节无纠纷……” 清明节前夕,龙椅山陵园再次召开会议,就清明节期间陵园接待祭扫工作进行补充、安排、部署。为迎接清明节祭扫高峰,更好地为祭扫市民服务,这已是3月4日以来,该陵园第4次召开相关会议。据介绍,清明节市民祭扫活动呈现“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特点,所以,他们建立相关清明节工作机制,确保祭扫安全、有序进行。

   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市级公墓,龙椅山陵园主要包括生态陵园建设及配套公墓、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墓地绿化达80%以上,经营性墓地为辅,尽量保留现有的植被,达到“远眺青山绿水近看逝者安息”。墓地总规划用地为100亩,绿化率达80%以上。公墓坚持墓区生态化,做到墓穴小型化,墓碑工艺化、墓葬区园林化特点。

   近年来,陵园打造便民、规范、文明的殡葬服务,全面提高殡葬事业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陵园特别重视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认真抓好效能、作风建设。从部队到地方,从国有大型企业到陵园公墓,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谭德武,也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大跨越经历。2010年以来,他开始主持陵园的管理工作。陵园很快修订完善了相关奖惩、考勤、值班等制度,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实现殡葬服务阳光化。完善业务接待、接运工程、墓碑刻字等操作规程,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工作零差错。2012年以来,该园连续多年被市民政局评为殡葬工作先进单位。

   “墙上挂的是我们的承诺书,每个工作人员都按手印了。”陵园工作人员张丽红介绍说,陵园管理很规范,大家周末值班、节假日值班都要填写值班记录,至今已经厚厚的8本。当然,人文关怀也让员工温暖,生病、生日都会有领导看望慰问。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大家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龙椅山陵园的管理服务只是我市殡葬管理、服务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市有18个公益性公墓、8个社会性公墓,2个殡仪馆,5个殡葬管理处(所),2个殡葬执法队。殡葬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固定资产及基础设施投入由原来的300多万增长到4亿多元。我市还在全国将殡仪馆中率先打造生命文化教育馆,通过“珍爱生命”、“孝亲敬老”、“廉洁清明”等主题教育,让每年到馆治丧的群众和参观、学习的社会公众共80万人次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近年来,市殡仪馆、莲花公墓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全市殡葬工作4次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殡仪馆作为“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研究与学生实习基地”,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认证,“眉山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纳入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是全国第二批试点项目中唯一的殡葬项目。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试点项目实施,并将参与2个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我市殡仪服务能力,为全省全国殡葬单位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样板。

   推进惠民殡葬

   “节地生态”渐入心

   提倡绿色祭扫

   文明低碳成新风

   “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惠民殡葬,将免除困难群众基本丧葬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推进,加强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减轻人民群众殡葬负担。2010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对全市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对象等困难居民免除基本丧葬费;2012年、2013年,免除对象新增了重点优抚对象和百岁老人;2014年,青神、丹棱、洪雅三县实行基本丧葬费全免;今年,另外三个区县免除范围再次增加到全市60岁以上居民。目前,基本丧葬费免除面达90%。据市民政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免除1.8万死亡人口的基本丧葬费1200余万元。

   4月1日,眉山市“第四届集体公益生态葬”活动在莲花公墓举行,向社会免费提供100个生态葬(鲜花葬)墓位。生态节地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其中生态葬为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如树葬、花坛葬、江葬等;节地葬为保留骨灰,但墓穴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安葬方式,如壁葬、室内葬、骨灰寄存等。不久前,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草坪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政府引导,各种生态节地葬法,越来越被市民所接受。“我们陵园的墓地都不超过1平方米,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生态节地葬。”谭德武说,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因节地环保,价位低,所以选择的市民越来越多,占陵园墓地销售的25%左右。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政府重视,措施有效,群众支持,多年来,倡导推行火化、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已为众多市民所接受。全市火化率连续8年稳步提升,全市火化率达77%,火化区火化率达95%以上,丹棱、青神两县火化率近100%,居全省前列。

   我市今年出台了《关于全域推行绿色殡葬的实施意见》,任务之一是突出生态安葬,大力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不占地或尽可能少占地的生态葬法,将骨灰撒散、深埋不留坟头或集中存放。我市将对生态安葬实行奖补政策,降低群众丧葬负担。公墓生态葬比例达新葬墓穴的40%,2020年达到80%。火化是夯实绿色殡葬的基础,2020年,实现全市火化区火化率100%。从2017年起,我市将全民免除基本丧葬费,让殡葬改革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于民。

   随着清明节临近,前去公墓扫墓的市民日渐增多。有的市民手拿纸钱、鞭炮等传统拜祭品,有的手捧鲜花、塑料花。“清明祭扫就是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悼念,我觉得鲜花祭拜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烧纸燃放鞭炮更环保。”与家人一同带着鲜花前往龙椅山陵园拜祭的吴女士说。

   在龙椅山陵园外,远远就能望见“少烧纸钱少放鞭炮安全环保最重要”的宣传标语。陵园内,一簇簇黄白菊花、塑料花成为一道文明的风景。

   前来祭扫的市民中,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用鲜花代替烧纸钱、放鞭炮,他们表示,带着鲜花去祭祀先人,既环保又时尚,感觉和亲人离得更近。正在扫墓祭奠逝世妻子的张大爷,将一束塑料花摆放在妻子墓前。他告诉记者:“前两年孙子、孙女儿拿着鲜花给他们奶奶扫墓,我是坚决反对的。不烧纸钱老伴儿在那边没钱花怎么办?”张大爷说,在孩子们的开导和灌输下,加上陵园工作人员的宣传、劝导,自己也理解、接受了不烧纸钱、不放鞭炮的祭扫方式。“祭扫关键是一份心和情,就像陵园里挂的‘一束鲜花寄托哀思,一份守望文明祭祀’。”张大爷说,清明祭祖说到底就是个纪念,烧纸钱、放鞭炮又制造垃圾又污染环境。现在,他不仅自己文明环保祭扫,还会向周围人宣传。

   据龙椅山陵园负责人谭德武介绍,近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宣传、引导市民接受文明低碳祭扫观念,尽量消除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祭祀习惯。通过悬挂标语、网络提醒等方式进行宣传的同时,用细致服务缓解现场污染。“我们为祭扫市民提供300个烧纸盆,让他们不漫山遍野随处烧纸。只要发现有烧纸后的垃圾,工作人员都会立即清扫。”谭德武说,他们除了劝导少放或不放鞭炮,引导到固定炮池燃放外,还用铁桶做成活动炮池。既可减少空气污染,也便于垃圾清理。“现在用鲜花祭祀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我们每年清理的炮渣、烧纸垃圾也都在逐年减少。”经过近几年的宣传和倡导对文明祭扫方式的大力倡导,人们的文明祭扫意识逐步增强。在龙椅山陵园周边销售祭祀用品的店铺老板告诉记者,近年来,去陵园祭扫的市民购买塑料花的越来越多。“塑料花价格较便宜,保存时间长,颜色鲜艳,不需要打理,不少人不购买纸钱、鞭炮,而是选择塑料花。”

   清明绿色祭扫,交通出行也是陵园工作的重点。自2011年起,清明节前来祭扫的人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陵园积极与交警部门协调,节日期间易堵路口均有交警疏导。同时,在清明节前夕,工作人员就在网站发布相关信息,倡导市民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提醒市民祭祀避免高峰出行,尽量错峰祭祀,合理安排时间,前来扫墓。2011年以来,龙椅山陵园的清明祭扫未发生重大交通堵塞及安全事故。

   据悉,近年来,我市倡导、宣传移风易俗、文明低碳的祭扫新理念,大力提倡天堂信箱、黄丝带、鲜花祭扫等新祭扫形式,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目前,绿色祭扫已逐渐成为新风尚。

   让清明更“清明”

   丫丫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又是一年清明祭。

   清明节是国人纪念和追思已故亲人与祖先的传统节日,前往亲人墓地或骨灰存放处祭祀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清明祭扫,是返本追宗、缅怀先人的仪式。重视祭扫,有双重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弘扬“孝”的传统美德;第二个好处是,能够让我们及我们的孩子,通过对先人恭敬肃穆的礼敬仪式,培养敬畏感。科学的昌明,容易使人们打破敬畏;道德的弘扬,则让我们重建敬畏。这是清明文化的传统大义。

   近些年来,随着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清明祭扫日益得到重视。这是好事,其中可见清明之风所形成的良性循环。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尽管许多人知道焚烧冥币等祭祀物品会带来环境污染、火灾隐患等诸多危害,清明祭祀时仍选择为已故亲人、祖先烧上几把纸钱、上几柱香。

   如今,随着多种祭祀方式的出现,人们寄托哀思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正如龙椅山陵园管理者倡导:祭扫者可以通过献一束鲜花、写一张卡片、种一棵亲情树、开家庭追思会或网络祭奠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以节约文明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或思念故人。

   给先人祭扫应倡导文明的方式,这是一个过程,从随处乱烧纸,到前往指定地点烧纸,再到减少烧纸数量,让一点一滴的变化推动文明祭祀前行。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文明祭祀定会蔚然成风,让清明真正“清明”起来。

   今天,我们常说,追求物质的脚步过于匆促,灵魂已经落在后头。因此,清明的文明,清明的自然,正是我们安放迷途和疲惫的内心的理想家园。

   清明,具有大自然的清明、个人内心的清明、政治的清明三个层面。正如一位智者所言:山清明水清明,葆山水之胜;天清明地清明,存天地之灵;人清明心清明,扬人心之诚;家清明国清明,昌家国之盛。祝清明时节更清明,愿太平盛世更太平。